【喜迎二十大·家乡新变化】 作品刊发①
“喜迎二十大·家乡新变化”
作品大赛征集活动开展以来
潼小妹陆续收到广大网友投稿
现刊发通过初审的作品
涪江大桥的前世今生(王华侨)
老涪江大桥的建成
改变了群众来往涪江南北两岸
基本靠船过江的历史
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
新涪江大桥建成后
成为潼南地标
涪江大桥今昔(曾广有)
新涪江大桥全长576米,其中主桥长405米,桥面宽36.6米(含拉索区),双向6车道,采用单塔双索面结合梁斜拉桥,主梁采用钢混组合梁,主塔高156米,为花瓶型结构,外形圆润,造型新颖美观。
棚户区改造(曾广有)
曾经的柏树坪
现在的御景江山
2011年分步实施柏树坪片区
千禧花园片区、东安大道南部片区
方碑坡片区等棚户区征收改造工作
改善民生、完善城市功能与配套
现在的老城街道充满现代都市气息
涪江大桥之前世今生
高霞
巴蜀故郡,潼都新府,涪江之畔,地接川渝。襟两江而带五山,控成渝中心而著西北。物华天宝,静秋川剧家喻户晓,道教至尊陈抟故里。人杰地灵,古有吕大器、张鹏翮之名仕重臣,近有杨闇公、杨尚昆之革命先辈,人文之厚重,山川之秀丽,人人得而颂之。然,万古涪江流不尽,江南江北强阻断,虽有船而渡,然则,南北交通,万分不便,更甚者,阻碍经济,掣肘发展。
为民生计,县委县府运筹帷幄、高瞻远瞩,“以工代赈”建大桥,壬申猴年,动工破土,历时二十三月有余,一桥飞架南北,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题之“涪江大桥”!弧拱托身,长570米余,宽11米,紧依潼城,北接潼古,南连国道,盘盘焉,囷囷焉,涛涛涪江,似虎跃龙腾呼啸而过,长桥卧波,恰雨霁彩虹横跨苍穹。至此,天堑变通途,两岸溶溶,南北畅通,交通纽带,复道行空。
旧桥履职,年二十又二,车水马龙,日夜承载,一以贯之,默默焉、悄悄焉,巍然屹立,似诉潼城多更迭。经济发展,突飞猛进,五步一楼,十步一园,廊腰缦回,大厦林立,通行者众亦载重量增,或因设计标准、荷载等级相对较低,桥面破损裂缝日甚,通行安危风险陡升。何从?何去?
区委区府雷厉风行、当机立断,思长远而谋全局规划,为民安而原址重建大桥。微差爆破,启于丙申,轰轰然,渣土垂落,朦朦然,烟尘扰扰,旧桥寿终,新桥始建。九百多个日与夜,八百多名“士与兵”,遂建成全市首座“弧形”单塔斜拉桥。
只见那,斜索拉桥,袅袅然一把竖琴,悠悠然立于江面,风吹琴弦而奏天际之音,形似宝瓶而造“慧眼”意境,江水和鸣,宛如平塘晓月,朝歌夜弦。丁酉年九月十八,喜迎通桥仪式。刹时,潼城人皆奔走相告,万众欢腾。
一桥通而万道通,两岸连而潼城连,通者通天下,连者连民心。天下通则潼城兴,潼城兴则门户旺,门户旺则民心连,民心连则生活安,生活安则幸福长。正是,何处望潼洲?主席故乡双江楼。时代更迭多少事?悠悠,涪江大桥是枢纽。
阡陌交通连,地平两岸南北透。前世今生何处也?且看,潼城旧貌换新秀。
(向下划,查看原文)
声声忆
傅子涵
旧时公交的汽笛声
常在记忆的路线中驶过
但那时包揽城区的1、2、3路
早已换了名字
在日新月异的街头巷尾穿过
驶入新的站台
涪江河畔的水时常在脑海里拍打
潺潺水声
曾经的肆意轻狂
如今也平静辽阔了许多
相伴十二载的涪江大桥
那声轰天巨响
是震撼心灵的叩击
它以最隆重的告别宣告了启程
从江南到江北
从过去到未来
我知道
是声声勾起了回忆
因往往而生生不息
我知道
是月亮赞美了黑夜
一抬头便是故乡
作者感悟(傅子涵)
我时常对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心怀感激与眷恋,涪江河畔的浪声丝毫不逊色于父母的殷切呼唤。因为在异乡读书,回到潼南的时间只有寒暑假,甚至即将在异国工作,我对我的祖国,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更加热烈。
乡音未改、口味难调,每次回到故乡,我非常有幸见证了它日新月异的变化,越来越好的发展,心中非常的自豪。希望通过文字来表达对其这些年变化的感慨,对其未来一片向好的发展的祝福,对故乡最深沉的热爱。
大佛寺(王承新)
潼小妹还收到很多热心网友来稿
大家都很用心
希望今后的作品更多体现
十八大以来
潼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
新成果、发生的新变化
突出潼南人的故事
讲述幸福生活的感悟
大美潼南精彩无限
在此,我们展示
部分市民随手拍的作品
为大家记录美丽潼南
提供交流平台
潼南大佛寺湿地公园。(邓自立)
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现场。(王承新)
美丽乡村。(王承新)
希望的田野。(曾广有)
欢迎大家踊跃投稿
潼小妹每天都会查看邮箱
投稿邮箱:2139053441@qq.com
具体的要求
可以点击下图查看详情
↓↓↓
点击图片查看参赛要求
用镜头,定格美好生活瞬间
用影像,见证潼南高质量发展
用文字,歌颂伟大时代
人人参与
讲好潼南故事
大家都在看
来源:区融媒体中心 区传媒集团
整理:周小娟
编辑:李珊珊
责编:李 静
监制:黎 昭
稿件征集邮箱:tongnanweifabu@163.com